本日行程是距聖彼得堡25公里的沙皇村(Tsarskoye Selo [Царское Село]),以琥珀廳聞名的凱薩琳宮與毗鄰的凱薩琳公園。宮殿精雕細琢,公園廣袤舒心,庭閣雅致宜人。
聖彼得堡中央城區、彼得夏宮、凱薩琳宮等地,於1990年登錄世界文化遺產。沙皇村現有:聖彼得堡巴洛克式的凱薩琳宮、新古典主義的亞歷山大宮、佔地1平方公里的凱薩琳公園、2平方公里的亞歷山大公園。
1708年彼得大帝將此地贈予其妻(彼得大帝駕崩後即位為凱薩琳一世),1717年開始修築宮室。現今的風貌奠基於1742-62年彼得大帝與凱薩琳一世之女,喜好藍色的伊莉莎白在位時期,室內設計採洛可可風格,光是黃金就用了超過100公斤。伊莉莎白將宮殿命名為凱薩琳宮以紀念其母,沙皇村成為皇室夏宮。之後凱薩琳二世、亞歷山大一世陸續增建新古典主義的建築。
第二次世界大戰遭德軍嚴重破壞,戰後展開復原工作。迄今,凱薩琳宮的58個廳室修復了32個,亞歷山大宮仍在整復中。
到凱薩琳宮/公園有兩種方式:火車與公車
火車:
在Vitebskiy Vokzal [Витебский вокзал](❶Pushkinskaya [Пушкинская]地鐵站、❺Zvenigorodskaya [Звенигородская]地鐵站)或
Kupchino Railway Station [Купчино железнодорожная станция](❷底站Kupchino [Купчино]地鐵站)
搭乘前往沙皇村(普希金)車站Tsarskoye Selo (Pushkin) Railway Station [Царское Село (Пушкин) железнодорожная станция]的郊區列車,
再轉乘公車#371、#382,或小巴K371、K377、K382。
從沙皇村(普希金)車站到凱薩琳宮/公園,車程約5分鐘。
地鐵、巴士車資45盧布,小巴車資45盧布,我不清楚火車票價。
(地鐵相關資訊,請參閱「地鐵簡介:莫斯科 / 聖彼得堡」)
公車有兩種路線:
在❺Zvenigorodskaya [Звенигородская]地鐵站或❷底站Kupchino [Купчино]地鐵站搭公車#186,或小巴K286、K342、K545。
在❷倒數第3站Moskovskaya [Московская]地鐵站搭小巴K342、K545。
車程約40分鐘。
地鐵、巴士車資45盧布,小巴車資45盧布。
我選擇最後一種方式,最直接了當。搭的是K545。
下圖是Moskovskaya [Московская]地鐵站周邊,紅圈O是小巴上車處,2014年8月在那裡有間日本料理店Япоша Cуши [Yaposha Sushi]。
要走到距離小巴上車處最近的地下道出口,也就是→紅箭頭處,得在地鐵站以及出站後的地下道中跟隨ñ機場巴士的指標(因為去普希金鎮的沙皇村,會經過聖彼得堡的普爾科沃機場Pulkovo Airport [Аэропорт Пулково])。
從→紅箭頭處出來後,向左轉,走個幾步就會聽到有人在喊「Pushkin」「Pushkin」,那就是小巴上車處了。
為什麼要特別說明小巴上車處?因為...小巴沒站牌...
各個「公車站牌」上的數字是「公車」號碼,不是小巴的。
小巴(marshrutka或marshrutnoe taksi)是私人公司經營的休旅車或小巴士,有固定的行駛路線,在特定的公車站載客,但可以在行駛路線上任何一處下車,所以乘客須告訴司機他要下車,除非是坐到終點。
小巴路線複雜,但是往返機場,例如從謝瑞米提耶夫國際機場到莫斯科市區(請參閱「8/17 莫斯科:從機場到市區」),或去郊區景點,例如彼得夏宮或凱薩琳宮,就很方便。
小巴的前車窗與車內會標示路線號碼與起訖點,號碼通常是K開頭。
在聖彼得堡(其他城市不一定),乘客上車就須付車資給司機。
我一上車就跟司機說「Pushkin,Catherine Palace」,再加上我們一看就是觀光客,司機在抵達凱薩琳宮/公園時,有特別招呼我們要下車。
回程時,Moskovskaya [Московская]地鐵站是終點,不會有坐過頭的困擾。
小巴的乘客也都會主動讓座給老弱婦孺。
沙皇村(普希金)車站Tsarskoye Selo (Pushkin) Railway Station
凱薩琳宮(Catherine Palace)
門票:400盧布(2018年漲為1000盧布)
開放時間:
旺季(5 ~9月)散客
6 ~8月:星期一、三12:00~19:45,星期四~日12:00~18:45;
5、9月:星期三~一12:00~17:45
休館日:星期二
淡季(10月~4月)
星期三~日10:00~16:45,星期一10:00~19:45
休館日:星期二、每月最後一個星期一
凱薩琳公園(Catherine Park)
門票:4月29日~10月21日,120盧布(2018年漲為150盧布)
售票期間須持公園票根,才能購買凱薩琳宮的門票
開放時間:07:00~21:00
亞歷山大宮
門票:300盧布
開放時間:10:00~18:00
休館日:星期二、每月最後一個星期三
亞歷山大公園
門票:無
開放時間:07:00~23:00
自知體力有限,我們只遊賞凱薩琳宮與凱薩林公園。
買凱薩琳公園的票不花時間,但凱薩琳宮有人數管制:多少遊客出宮才讓多少遊客入宮。售票處在宮內,我們排了90分鐘的隊才入宮。
凱薩林宮修剪整齊的灌木叢邊有長椅可供遊客休息,幾乎每家都是派年輕力壯的成員排隊、其他人坐在長椅上等。
入內須穿上不織布鞋套。別忘記欣賞由各種珍貴木料拼出的地板。
凱薩琳宮,排了90分鐘的隊,真的超有時間細細欣賞宮殿正面
主樓梯(The Main Staircase)
大廳(The Great Hall),800平方公尺,夜間以696支蠟燭藉鏡子反射照明
黃金走廊(Golden Enfilade)
(官網照片)
騎士餐廳(The Chevalier Dining Room)
白國宴廳(The White State Dining Room)
紅壁柱廳(The Crimson Pilaster Room)
綠壁柱廳(The Green Pilaster Room)
肖像廳(The Portrait Hall),伊莉莎白女皇
琥珀廳(The Amber Room)
1716年11月,彼得大帝在波茨坦與普魯士國王腓特烈·威廉一世簽訂俄普同盟協議。普魯士國王的贈禮中包括原本要用來裝飾哥尼斯堡書房的琥珀,但彼得大帝始終沒有運用這些珍貴的建材,直到1743年,伊莉莎白將普魯士琥珀裝飾在冬宮。1746年完工後,1755年她又下令將琥珀搬到凱薩琳宮裝飾一間96平方公尺的房間:琥珀廳。1763年凱薩琳二世以琥珀取代該廳下半部的油畫,普魯士琥珀加上新琥珀共450公斤,後人稱頌的琥珀廳在1770年誕生。1941年6月德軍圍攻列寧格勒,俄羅斯將珍寶儘可能的撤離戰區,但琥珀過於脆弱,決定將琥珀廳就地保留,以紙、棉毛布、木板將牆面封住。德軍將琥珀拆卸、運至哥尼斯堡,1942年開始展出。1944年德軍敗退,琥珀再次被拆卸轉運,卻從此下落不明。1979年7月蘇聯部長會議決議重建琥珀廳,2003年聖彼得堡建城300週年時完成,珍稀的琥珀廳再現。
油畫廳(The Picture Hall)
小型白餐廳(The Small White Dining Room)
中式客廳(The Chinese Drawing Room)
綠餐廳(The Green Dining Room)
史塔索夫樓梯(Stasov Staircase)
一樓走道
凱薩琳公園,分為英式的景觀公園(The Landscape Park)與荷蘭式的常規公園(The Regular Park)
卡麥隆長廊(The Cameron Gallery),後人以凱薩琳二世御用的蘇格蘭籍建築師查爾斯·卡麥隆(Charles Cameron)命名
石窟殿(Grotto Pavilion),建於1755-1763年
海軍殿(The Admiralty Pavilion),建於1773-75年
湖心殿與切什梅柱(Hall on the Island & Chesme Column)
湖心殿(Hall on the Island),建於1740年代
切什梅柱(Chesme Column),紀念1768-74年俄羅斯-土耳其戰爭中3場海戰的勝利,特別是1770年的切什梅海戰
景觀公園一景
土耳其殿(Turkish Bath Pavilion),建於1850-52年,尼古拉一世意在紀念1828-29年的俄土戰爭,是凱薩琳公園最後興建的建築
大理石橋(Marble Bridge),又名西伯利亞大理石廊(Siberian Marble Gallery),建於1769-70年
金字塔(Pyramid),建於1774年,凱薩琳二世在金字塔後方埋葬3隻愛犬
紅水閘(Red Cascade),又名土耳其水閘(Turkish Cascade),用以調節上池塘流入大池塘的水量
音樂廳(Concert Hall),建於1780年代
暮廳(Evening Hall),建於1796年
私人花園與祖伯夫廂房(Private Garden & Zubov Wing),建於1779-85年,後人以凱薩琳二世的寵臣普雷頓·祖伯夫(Platon Zubov)命名
卡胡爾方尖碑(Kagul Obelisk),建於1771-72年,紀念1770年俄土戰爭中卡胡爾河的勝仗
私人花園(Private Garden),興修於凱薩琳二世在位期間(1762-1796)
冷浴殿(Cold Bath Pavilion),建於1780年代,內有正在修復中的瑪瑙廳
鏡池與上浴殿(Mirror Ponds & Upper Bathhouse),建於1777-79年
下浴殿(Lower Bathhouse Pavilion),建於1778-79年
隱士殿(Hermitage Pavilion),建於1744年
大池塘(Great Pond)
隱士殿廚房(Hermitage Kitchen),建於1770年代
普希金鎮的教堂
沿途所見的水管
延伸閱讀:
俄羅斯13日自助行:8/22 聖彼得堡:冬宮博物館(國立隱士廬博物館、艾米塔吉博物館)
俄羅斯13日自助行:8/23 聖彼得堡:彼得保羅要塞 / 聖以薩大教堂